校训释义:先忧后乐 唯真唯实

当前阅读:       发布时间:2015-11-27

 

一、校训的三个支撑点

立足邹平乡邦文化;

    审视我校建校以来的教育实际;

    顺乎时代潮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瞻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校训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它必然体现着学校办学的个性化特色。而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归根结蒂,是由学校所处之山川地理与人文历史,长期孕育的结果。梁邹素称山水毓秀、文教昌隆。从地下考古挖掘的史前文明,到陈仲、伏胜……一系列的人文载籍,其中尤以古之范仲淹,今之梁漱溟,学行精神,涵溉最深,影响最大。“先忧后乐”,人所共知,是范公襟抱的千古绝唱;“唯真唯实”,即是直接出自对梁公精神的概括。

    邹平一中,自一九五二年在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旧址建校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里程。回顾既往,辉煌与低迷,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充分发扬梁漱溟先生那种不唯书、不唯上,唯真、唯实的人生精神;拥有范公忧乐天下的博大胸襟,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才能应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才能赢得光辉灿烂的未来。这就是历史与现实,共同为我们邹平一中教育兴国,创建齐鲁名校,所选择的独特的办学道路。

    二、先忧后乐

    “先忧后乐”的思想渊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

    1.《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

    “先忧后乐”的当代含义

    1.“先忧后乐”,重在“先忧”。一个“忧”字,道出一种民族情怀。忧患意识,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不同于西方的享乐意识

 2.忧乐天下而分先后,是范公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一个“先”字,尽含“以身许国”“公而忘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思想境界。

    3.忧乐天下。“天下”,而不是“国家”。“忧天下”,是对整个人类及其环境生存与发展的关注。不是一国富强,而说天下太平,这是东方儒家胸襟视界的博大高远。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更显示出它的思想光芒。

    “先忧后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1.办学理念中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

    3.“先忧后乐”,既是一中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情操品格,也是一中人的理想和抱负:以天下为己任,关爱人类,报效祖国。

    三、唯真唯实

    “唯真唯实”的字面含义

    真:真即真理、真知、规律、本质,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真,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探索、追求的过程。人类的全部文明史,就是一部永无止境的求真的历史。举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皆以求真为鹄的;中外古今贤哲,无不以求真为己任。

    实:实即实事、实际、实行、践履、实效。我国自古就有崇实绌虚,经世致用,讲求实学之风。

    唯:唯是一个限定词。唯一的,也就是全部的。真、实,就是问题的全部。

    “唯真唯实”的哲学内涵

    唯真唯实是世界观,是方法论。

    真是理论,实是实践;真是理性,实是经验;真是认识世界,实是改造世界。

    真是道,实是德;真是体,实是用;真是知,实是行;体用不二,知行合一。

    “唯真唯实”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1.真在于学,实归于人;求真之路在于问学,求实之途终归做人。

    2.或问:因何问学?曰:在于做人。又问:何以做人?曰:在于问学。

    3.问学是做人的必要途径;做人是问学的终极关怀。此即唯真(问学)唯实(做人)的内在联系。

    4.唯真唯实,成就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人格的独立与完善。

    四、“先忧后乐”与“唯真唯实”的内在联系

    校训的时空概念

    1.现在时:唯真唯实,自身修养;将来时:先忧后乐,名山事业。

    2.走进来(校内),做人问学,唯真唯实;走出去校外,服务社会,先忧后乐。

    先忧后乐,唯真唯实,是对儒家经典<<大学>>“三纲”“八目”的现代表述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唯真唯实——明明德;

    先忧后乐——亲民;

    唯真唯实,先忧后乐——止于至善。

    八目: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诚、致、格(向内)问学做人,唯真唯实;

    修、齐、治、平(向外)胸怀天下,先忧后乐。

    先忧后乐、唯真唯实,是西方科学精神,与东方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它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圆融。

 

                                                                  

                                                                 二〇一三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