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亮:不断的反思与突破 ——我专业成长的节点

当前阅读:       发布时间:2015-11-20

 

 

我曾经阅读过很多名师专业成长的经历,对他们的成就和思想,佩服之至。他们要么是从上大学时就立志当教师,要么是自幼就酷爱读书,要么是工作伊始就成绩斐然,然而我却惭愧得很,这些方面可以说一个也不具备!有位领导点评过我,说我是从“丑小鸭”一步步蜕变成“白天鹅”的。自我思忖,我这23年专业成长的节点应该是:不断的反思与突破。

 

从坐不住到坐下来

 

在参加工作后的头几年,我一直很不安分,工作干得十分糟糕不说,还先后受到了三次严厉处分,而且分量一个比一个重:第一次是我带的班级上高三时把我换了下来;第二次是差点把我调离教学一线,安排到后勤干职员;第三次是在岗位聘任时给了我一个试聘的警告。

说实话,这事儿不怪组织无情,都怪自己有错:我当时根本坐不住。首先,自己一开始很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大学毕业时,我们班有一半同学被分到了行政部门,另外一半来了教育系统,而我就是这一半中的一位,结果回到县城的母校当了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当时有句无奈的话:只能是社会选择我,而我却不能选择社会;更有句悲催的话: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师这个职业正处于“熊市”,工资和待遇都比较差,直接赶不上县城一些国营企业职工的水平。住房也解决不了,有很多教师工作了十多年,却仍然住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平房里,而我自己后来真就是在这样的小平房里住了足足九年。很多女教师找对象都是争先恐后地找外单位的,男教师没办法只好找工人,那还得让人家挑三拣四地磨叽上半天。其次,我爱好比较广泛,可就是不喜欢读书。在大学期间,当宿舍里的几个兄弟忙着考研苦读时,我却把主要精力全放在书法上,课上课下就是一个事儿:练字。同时,还呼朋唤友地成立了一个学生书法社团“新竹书社”,忙于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书法比赛的大奖也获过不少。毕业前夕,还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参加工作后,当时县内外书画界的朋友我几乎都认识,经常出去“以文会友”。班级管理一是靠不上,二是没经验,三是脾气好,镇不住,其后果只能是误人子弟。教学方面,学生们倒是非常喜欢我的课,自己也一直颇为自豪,可就是不出成绩!究其原因,是自己一直非常追慕大学期间给我们上课的那些老师们,引经据典,神采飞扬,妙趣横生。因此,我就刻意追求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每次上课什么都不带,空手到教室,在学生们看似崇拜的眼光中,潇洒地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却忽略了课堂的实用性和扎实性,结果成了“花拳绣腿”,最终只得自食其果。

头三脚没踢开,结果却被踢了三脚。这次丢人可是丢大法了!有个寓言故事好像就是专门编给我听的:一个夜行者,不慎在森林里掉进了猎人诱捕猎物的陷阱里。好一阵折腾之后,仍然没能爬出来。于是,就地坐下来休息,想等着天明之后再想办法。这时,突然又有一个夜行者也不慎掉了下来。出于本能,他也是不断折腾着要爬出去。第一个夜行者一直在旁边看着没吱声,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说:“兄弟,别折腾了,等天亮再说吧!”第二个夜行者丝毫没有思想准备,突然听到有人说话,头发都竖起来了:“有鬼啊!”一阵手忙脚乱,他竟一下子蹿了出来!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人急了眼出神仙。这话用到我身上倒是挺合适的。工作跌到了低谷,自尊受到了刺激,而且是强烈的刺激!这就不仅仅是面子的事了,更主要的是饭碗问题啊,还得养活老婆孩子呢!这时候,有那么点浪子回头的意思了。书法不练了,退出朋友圈!实际上也没脸在朋友圈混了。痛定思痛,自己既没后台,又没背景,压根儿就没有跳槽的可能,还是哪儿跌倒的再从哪儿爬起来吧。把心一横,要坐冷板凳!老老实实地钻研钻研业务:再把课本仔细推敲一遍,想想教学的目标;把近五年的高考题仔细做一遍,看看考试的特点;把近年的杂志报纸找来阅读思考一下,改改教学的方法;把大学的专业书籍拿来再学一遍,夯夯教学的根基;把老教师们的课虚心听几遍,学学他们的经验;经常邀请领导和同事们听听自己的课,找找教学的毛病。后来,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两年的函授学习,还评了个“优秀学员”。蹲下身子下力气干了两年之后,我的工作逐渐有些起色了。

1997年高考,是我第一次送毕业班,过程中的成绩一直也不错。最后,取得了全市历史单科第二名,这在重理轻文的大背景下还算说得过去。那时,学校里搞评比赋分,文科的第二相当于理科的第一。这总算是给自己和家人挽回了一点面子。没想到,还有锦上添花的事儿。滨州市当年的高三历史备课会在我校召开,我被安排讲了一节试卷讲评的观摩课,出了点彩,感觉还行,得到了市教研员侯学锋老师的认可。于是,又接连在全市的各种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四次公开课。学校也开始认可我,让我连续送毕业班,之后还被任命为历史学科的教研组长。

九十年代,说一个教师干得不错,有一句话很流行:“成绩出了一点点,研讨会上发过言,宣传橱窗露过脸”。这些,我一一都有了,在学校里算个骨干教师了。

【成长感悟】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成长方式。别人的工作再好,那毕竟不是自己的。临川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只要没有其他选择,就得蹲下身子过日子。工作既是给别人干的,但更是给自己干的。因为,这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选择。人的潜力很大,有时候往往超出自己的想象,但关键是态度。

 

从骨干教师到优秀选手

 

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但是,这句话好像不是很适合我。因为从业之初的“斑斑劣迹”,教学上的各种评比活动就一直与我无缘。直到工作八年后的2000年,我才有机会参加优质课评选。但是,我在选手中已经是“大龄青年”了,我教过的学生都和我一起参赛了,让人很不好意思。或许是比人家那些小青年们有一些相对的优势,所以就赚了些便宜:结果获得了县优质课评比第一名;2001年上半年又获得滨州市优质课第一名;下半年又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据说也是小组第一名。

在基层的教学业务评选中,一般有一个规律:先是从优质课起步,因为这是个单项奖,含金量相对低一点。然后,再加点发表的论文和综合表彰之类的东西,就可以顺利地参加“教学能手”的评选,之后再参评含金量高一些的“学科带头人”等。我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正如一个业务领导为我总结的:一个证书都没有浪费,前一个证书都为后一个证书做了贡献。有了省优质课之后,2002——2004年我先后被评为“滨州市教学能手”“山东省教学能手”“滨州市学科带头人”,2010年又幸运地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一路过关斩将,战绩不错,应该算是个优秀的比赛选手了。一没请客,二没送礼,总还有一些必然的因素吧。想了半天,我概括为“四有”:

一是有硬件。学校的认可和推报应该是最大的硬件了,这要求每个教师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顽劣”如我前几年,评先树优这样的好事根本就没有咱的份儿。工作干好之后,各种荣誉证书自然就多一些,这就是评选中真正意义上的硬件了。

二是有论文。教师不是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写论文不是教育事业赋予每个教师的刚性要求。但是,人无我有就是优势。当然,90年代我发表的那些论文基本上都是研究备考知识和高考试题的。而那些稿子,也不是为了论文而论文去硬憋出来的,而是整理的高三备考中一些实用的讲稿,像在《中学政史地》《历史学习》《考试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深层次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其规律认识》《如何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体系》《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复习指要》等等。从1995年之后的几年里,几乎每投必中,连续发表了几十篇这样的东西。但是,自知层次不够,当时还不敢向《中史参》投稿。那时候是“全国高考一张卷”的时代,也是高考命题的“刘宗绪时代”。每年高考一结束,我就在学生考试讲评的基础上写一些对高考试题的评价和分析。也许是轻车熟路,这样的稿子也能够顺利发表。更有意思的是,1997年第11期《中学政史地》上发表了刘宗绪先生的学术文章,而紧跟其后的,就是我分析高考试题不足的稿子。不知道是主编对我的包容,亦或是有意安排,结果让我这个愣头小子和老先生唱了对台戏。

三是有激情。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上家常课,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是需要一点激情的。要想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从教师个人的精气神,到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再到与学生交流的眼神,都是成功驾驭课堂的必要条件。而我自幼性格外向,喜欢说话,不怯场,而且人越多越精神,俗称“人来疯”,这自然在比赛过程中就有一点优势。而这些优势可不全是天赋,比如语言的简洁准确、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等等,的确是需要在课前仔细雕琢的。只有准备充分,才有慷慨陈词的底气;只有成竹在胸,才有激情发挥的可能。

四是有创新。十几年前,高中的课程改革尚未启动,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尚未普及,但大家评价一节好不好,还是要看这节课有没有“亮点”。而要“亮点多多”,其关键必然是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创新,即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文本解读的深刻化、情境创设的生活化、问题设计的思辨性、教学流程的叙事性、中心主线的鲜明性、师生互动的针对性、学生参与的体验性等等,虽然说法在课改前后有些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因为,无论何时,有个道理是永恒的:三流的教师让学生获得知识,二流的教师让学生拥有能力,一流的教师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成长感悟】机遇往往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工作中想的点子多了,自然就有了创新的可能。读的书多了,自然就有了写点东西的冲动。干什么事情都是一样,不能坐而论道,要起而躬行。成功和失败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那就是落实。

 

从“一指禅”到网络办公

 

作为一个优秀的比赛选手,自然对任何教学比赛有了一点自信。但是,有一次活动却让我失掉了这份自信。

20049月,山东省教研室选派我和省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去安徽黄山参加全国说课比赛。因为比赛是现场抽取课题,我背上了足足有50多斤的书籍资料,信心百倍地冲着一等奖就去了。但是,结果却弄了个二等奖!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与全国各地的高手相比,我发现自己的主要差距有二:第一,教学积累很不够。钟老师给我很大的震撼:当时旧版的五本历史教科书、一百多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在人家的笔记本电脑中都有成品或半成品,而我却两手空空。比赛抽到的课题只写第几册、第几课,她能马上一一说出是什么内容,而我却得再回去翻书确认。此外,当时竟然还傻乎乎地不知道什么是“说课”,给个二等奖按说也不算冤枉。第二,信息技术太落后。很多选手都和钟老师那样提着笔记本电脑只身去参赛,备课时需要的教学资料还可以让在家的同事发邮件。而我当时什么都不会,乡下大老粗一个,学校只好派电教室的韩亮老师陪着我“南征北战”,课件也是现场制作,更不用说什么课件资料的积累了。

从安徽回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补上这个巨大的差距。从此,开始跟其他老师学着制作课件,用自己的“一指禅”打印教学设计。2004年迁入新校之后,教学条件改善了,用多媒体上课逐渐成为习惯,微机操作技术也逐渐提高。课改之后,新教材启用,以前的备课经验基本上“归零”。这样,从头积累电子版教学设计的计划也就有了实现的时机。经过三年的准备和积累,在两次修订的基础上,我编写出高中全部课程的教学设计,形成了校本资料《高中历史落实课标讲义》,其电子版文件在校内办公网同步上传。这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同时,我和同事们分工合作,创建了完备的“历史教学资源平台”,系统建设了高中115节课的学案、课件、试题和参考资料,而且资料日趋丰富。这在全市还是个典型,也成为学校教研的一个亮点。2007年,全国最大的历史学科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为我开设了“刘庆亮新课程专辑”。这为我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网站在传播我一些教研成果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全国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

现在,我已经习惯于每天趴在电脑前办公,反而不太习惯在纸上写东西了。只可惜呀,一手好字被电脑给废了!

【成长感悟】古人说,人到四十不学艺。但是,在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却成为每一个教师无法回避的职业选择,过去那种掌握一门技艺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时代早已过去。红尘滚滚,诱惑多多。这需要我们有所取舍,可以不会开车,可以不会打牌,可以婉拒一些少长咸集的游赏雅聚。但是,有舍必有得,推开一扇窗,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德国总理默克尔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走的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那么就一起走。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时代。面对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每位教师都承受着空前的挑战和压力,这就特别需要杜绝以前教学中那种小作坊式的“单打独斗”,特别需要教师的团队合作,特别需要教师之间彼此支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资源分享,形成合力,共同成长。

20039月,新校启用后,邹平一中的教师队伍迅猛增长,全校由100人左右增长到400多人,历史组由原来的9个人增长到27个人。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不仅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成为学科团队甚至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团队合作,我们的青年教师可谓“茁壮成长”:一是省级优质课成绩突出。从我2001年获奖之后,20042007200820102012年我校连续有王淑明、袁满、刘伟、耿海龙、褚健老师夺得全市优质课评选第一名,并代表滨州参加全省的优质课评选。12年中,我们组有4人荣获省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几乎垄断了全市每届的历史优质课评选。同事们每次比赛回来,都会不无自豪地说,经常在现场听到外地老师说“注意听听邹平一中的课”“注意订上邹平一中老师讲课的光盘”。二是教研成果突出。在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名师等多项评比活动中,我们组的老师们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从绝对人数上,我们这个小学科可不算小,成为全校获奖人数最多的学科。2007年《科教导报》第2427期,集中发表了我们的21篇论文。2010年仇世林教授主编的《名师历史教学设计分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该书入选的21个课例中,就有我们的6个。在2011年暑假山东省新课程远程研修活动中,我和王淑明老师参与开发制作的视频专题有3个,占课程资源总数的近三分之一。2012年暑假,在甘肃省新课程远程研修活动中,我和耿海龙、刘伟老师主持制作了三个专题。20122013年我们组承担了省教研室主编的必修一、选修四模块《基础训练》的修订任务。三是集体荣誉突出。在全校首届“优秀备课组”评选过程中,我们三个级部的历史备课组全部当选,成为全校唯一“三连冠”的学科;我们组还多次被评为“滨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学科跟进式重点联系学校”“山东省校本教研之星”;市县教研室和学校领导开会时经常拿我们组“说事”: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学校其他学科的很多青年教师心生羡慕:我们要是在历史组就好了!

我认为,学科团队建设的前提是凝心聚力,形成自己的“组风”。我们的“组风”有两点:第一,做人要真诚厚道。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体现出人文学科应有的品味和气质。一个师德高、修养好的教师,具体表现虽然有很多。但在做人方面,最准确的形容词,我们认为就是“真诚厚道”。我们组的青年教师多来自外省市,春节不回家的,老教师们就自发“轮流值班”,请他们到家里过年。他们在邹平当地结婚,组里的老师们就既当娘家人,又当婆家人,主动承担起一切后勤事物。有位老师的妻子生病,但经济拮据,本组的老师们两天之内就凑齐十多万元送了过去,还帮着跑前跑后。耿海龙老师老家在甘肃,家人嫌他在山东太远,就跑门路在老家为他找了新的工作,他说:“要不是念着我们组里的这帮同事,我说不定就真的回去了。”

第二,做事要相互欣赏。文人相轻,流毒甚深。但在团队合作中,只有大家相互欣赏才能和谐共生。贾云涛老师备考工作经验丰富,是知名的“金牌教练”;耿海龙老师读书多,教学设计精彩纷呈;刘伟、袁满、褚健等老师谦虚好学,成为“青蓝工程”重点推进学员;张延霞、孙淑芬、张雅丽、杨养梅、李瑶等老师细致严谨,教学成绩优秀;石正伟、刘东利、李晋川、肖敏等老师管理能力强,是班主任中的佼佼者等等,不一而足。在相互欣赏中,我们发现了别人;在相互欣赏中,我们反省了自己;在相互欣赏中,我们创造了和谐;在相互欣赏中,我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棒杀”是一种伤害,“捧杀”也是一种伤害。营造教师团队的和谐,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也不能全靠廉价的夸奖。不管是日常备课还是推门听课,不管是教学比赛还是综合考评,不仅需要把大家的名次列出一二三,更需要跟进指导每个青年教师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难过、难堪的事情可谓家常便饭。受过伤痛的地方,便成为青春成长的记忆。而成功的词典解读,往往要从失败的体验感悟说起。

【成长感悟】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灵感往往来自思维的碰撞,多彩往往来自个性的差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的“独家秘笈”和“单打独斗”,在当下的信息社会都必然走向自我封闭和孤家寡人。在百舸争流的时代面前,要想勇立潮头歌大风,只有众人划桨开大船!

 

从校内到校外

 

有点影响出点名,不是奋斗的目标,只是额外的奖赏。按照咱们剖析历史概念的习惯做法,我把自己的这点事概括为四个要点:“起点”是2005年,我被推荐执教《孔子与老子》的观摩课,授课光盘在全国新课改实验区发行,有人说这算是我的成名作;“扩展”是2006年,我被聘为岳麓版新教材培训专家,先后赴辽宁、山西、河南、安徽、重庆、云南、贵州、广东等二十多个省市做培训讲座四十多场,执教现场观摩课近十节,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认可和专家们的热情鼓励;“深化”是2009年至今,我连续五年参加“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历史课程专家团队”,不仅承担了远程培训的常规工作,也参与开发制作了6个专题视频,混了个“脸熟”;“总结”是2011年,我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做个有书卷气的教师》,系统总结了近些年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方面的所思所想,齐健教授还亲自拨冗作序。

当年我这个差点被组织上解聘的后进之人,能混到现在,可谓福星高照,其中既有“天时”“地利”,更有“人和”。说“天时”,是赶上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这时我又恰好在全省的几项比赛中刚刚露头。说“地利”,是山东省成为首批课改的四个实验区之一,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说“人和”,是我遇到了专业发展中的“贵人”:省教研室的王怀兴老师、齐鲁师院的齐健教授、省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等等,是他们的高度信任,才让我有机会从校内走向校外;是他们的积极举荐,才让我获得了这些发展的机遇。

从山区的小县城走出来之后,我受益良多。首先是开阔了眼界,结识了国内很多知名的专家和名师。知名专家如赵亚夫、朱汉国、何成刚、杨宁一、曹大为、叶小兵、宾华等,名师如唐云波、连建平、吴磊、孙曙光、王亚伟、郭弘以及省内课程团队的老师们等等。这期间,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在一起,得以向他们请教,同时也接触到很多前沿的学术信息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关于他们的著作和文章,因为认识,所以亲切;因为亲切,所以爱读。

其次,进一步激发了我潜心读书钻研的动力和兴趣。说实在话,得到那些发展机遇或是教研任务时,一点儿不激动是假的,但更多的是诚惶诚恐!众所周知,上好一节优质课容易,但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不容易,再把这些感性的实践上升到理性的规律就更不容易;做一个称职的中学科任教师容易,但要像那些专家们那样挥洒自如、深入浅出地讲上一两天,关键还不能让听课的老师们集体“拍砖”,那就更不容易了。我的办法有二:一是发挥一线教师的长处。教育理论虽不是我们的长项,但教学实践却是我们的长项。因此,我讲课一般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然后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去解读课程改革的课标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以及有效课堂策略和教师专业成长方法等等。事实证明,此法可行。二是弥补个人专业的短处。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深知业务上的“先天不足”!没办法,只好现学现卖,去下力“恶补”了。自从工作上摔了跟头的十多年来,我几乎没有节假日,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执着地去寻觅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真是没有料到啊,当年我这个什么都喜欢、就是不喜欢读书的“反面教员”,居然成为别人称赞和羡慕的“书虫”了。我现在的书房,有几千册书,打眼一瞧倒也有模有样。我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逐渐也有了点体会:读书,有时候不仅仅是功利色彩的备课。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独坐一隅,独品一茗,独探一心,独悟一理,这实际上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找一个宁静的港湾,让自己的心灵尽情地舒展和徜徉。在培训讲座中,我也开始结合自己的这些体会,去劝老师们读书了: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永远无法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是在思考基础上的深层次阅读。读书,是一种文化存款,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会成为自己一生精神丰盈的储蓄。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成长感悟】我不是宿命论者,但我深信,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一定会得到很多“贵人”的扶持,我们应该感恩!而感恩的最好方式,应该是站在他们为自己搭建的平台上,不辜负他们的期许,深刻反思,不断突破,重知厉行,勇于创新,以一个全新的自我,去回报他们的信任和培养。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从学科内到学科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干着干着,工作就突破了学科的边界。其中,有两件事想说一说。

第一,开始担任学校一部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2002年,我也成了学校的一名“领导”,先是作为校办副主任负责学校的文件起草和宣传工作,这让我有机会从学校的层面宏观审视教学的管理和实施。此后,担任师训处主任,负责全校的校本研训工作。这让我可以把历史组和外地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全校推广开来。我们的校本研训模式是“条块结合”:师训处代表学校,下辖十五个学科教研室,是“条条”;各级部分区管理,下辖十五个备课组,是“块块”。“条条”组织的研训活动好比必修模块,大家齐步走;“块块”根据自身实际搞的教研活动好比选修模块,自己看着办。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校本研训的“四个转变”:一是教育科研的方式,从被动的理论笔记转变为主动的行动研究,即每个备课组每学年要进行一项校本教研课题的研究。课题就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基地就是学校和课堂,主体就是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特点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二是教学比赛的方式,从课堂教学大赛转变为说课大赛。目的是改变日常教学和备课过程中过度关注知识的倾向,引领大家全面关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基本学情和教学评价。三是培训对象的重点,从全体青年教师转变到部分青年教师。经过六七年的校本研训,广大青年教师的业务已经基本成熟。为了重点推进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培养更多的业务拔尖人才,我们实施了“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捆绑评价”的方式,以期实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目标。四是集体备课的单位,从单一的备课组转变到备课组与学科组结合。学校规模扩大之后,各级部的备课组之间的交流趋少。为了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每学期举办一届“学科教研室教学研讨会”。如果说,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都动起来,那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训活动,就要让所有的业务骨干和老师们都动起来,让他们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像专家那样作专题报告。应该说,这些措施确实激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校本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大为提高。这也成为我们的办学亮点,学校连续被评为“市教师教育先进单位”“市师训工作先进单位”。

 第二,开始涉猎地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邹平,物华天宝,山川秀丽,北依黄河,南枕“泰山副岳长白山”。邹平,人杰地灵,崇文尚教,是“范公故里”和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中心。邹平,西汉设县,文脉昌永,地域文化源远流长。邹平一中的前身,就是梁漱溟先生创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学校的校训“先忧后乐,唯真唯实”就是汲取了范仲淹、梁漱溟品格的精髓,“梁漱溟纪念馆”就坐落于我校。为了从厚重的地域文化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深入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从2005年前后,我开始对地域文化产生兴趣,担任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室主任,先后和老师们开发出20多门校本课程;在《大众日报》《梁邹文化》《今日邹平》发表十几篇研究论文;参与主编《邹平区域文化通览》;被聘为邹平电视台《梁邹史话》和滨州电视台《中海大讲堂》栏目主讲人,录制播出了《梁漱溟在邹平的救国大业》《泰山副岳长白山历史文化之谜》等15讲节目;参加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过把瘾》节目录制,担任地域文化采访嘉宾和评委。同时,担任梁漱溟纪念馆馆长,不仅负责重要来宾的讲解工作,还历时两年主持了纪念馆的二期扩建工程,并拟在此基础上筹划出版《梁漱溟画传》

这些业余的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也很有价值:一是打造了学校的文化品牌。近20年来,纪念馆接待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等国内外政要、专家学者和师生12350余人。该馆不仅是全国唯一、资料最富、影响最大的梁漱溟学术研究基地,而且已经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二是陶冶了自己的思想情操。梁先生中学学历而执教北大,终成一代宗师,我们要学习他好思善学的“向上之心”;梁先生生长在大城市,却长期投身艰苦的乡村社会改造,我们要学习他“不只顾自身自家”的社会责任感;梁先生反对全盘“欧化”和“苏化”,期望立足民族精神为中国的现代化“开出一条新路来”,我们要学习他继往开来的创新精神;梁先生铮铮铁骨,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敢说真话,我们要学习他“唯真唯实”的伟大人格。走近梁先生,我逐渐理解了他思考中国问题、人生问题的执着;走近梁先生,我逐渐感悟到一个知识分子独立思考、表里如一的深刻;走近梁先生,我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之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意义。

有人问过我,干这些事儿会不会耽误你的历史教学?说实话,从时间和精力上,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会冲击和影响我的历史教学。但是,从思想和境界上,又肯定会不断丰富和提升我的教学实践。这让我一次次回到原点上,去追问历史教学的根本价值。学人杨叔子说: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原因何在?哲人给出了答案: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技术告诉我们能做什么,人文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成长感悟】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赵亚夫教授倡导“新历史教育”“人格教育”“公民教育”;齐健教授呼吁要教给学生“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的历史,“历史教育的根柢应当是精神的培育”;任鹏杰主编强调“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服务人生”。由是观之,自己专业成长的目标就不言自明:给学生以思想、眼界、胸怀和情感,应该是我的追求;传承文脉、普及文化,应该是我的责任;读书和思考,应该是我的生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则应该是我的终生目标!